2010年12月26日 星期日

老千召喚術

2010年秋季,5堂課全A、GPA4.0確定!

可喜可賀,不枉我宅在家施法一學期才召喚到的老千。

想想也難得,來點(沒人看的)心得分享好了。首先是教材,如果建議教材有課本的study guide,買起來最保險。study guide大致上就是整合重點加上例題。跟小時候填鴨式的練習題目不同,至少在這個年紀,應該可以藉由做題目來了解自己不足的地方。看解答發現做錯了,如果有詳解可以參考很好,如果沒有的話也要自己想通為什麼做錯或是翻課本找答案(考試策略:如果你確定老師出題幾乎都是從study guide來的,當然不用知道詳解也無妨)。我發現,做題目時最有效率的方法是做完一題就對答案,馬上將正解烙印在腦中。如果做了二十題二十五題再一次對答案,其實在過程中腦袋會混淆。(這個效果好像心理學有提到,不過我還回去了)

更進一步,把例題做成flash card。當然不需要用寫的,有些手機或是pc的flash card軟體很好用,如gWhizHot Potatoes。死背有死背的用處,不過我覺得抄題目本身就會增強理解。

心理學的課上到後期,有一次老師赫然發現大多數同學沒有買study guide,甚至有的是因為學校書店的店員跟他說「這本不值得買」。當然這些同學都後悔了。

第二是計分方式。在這裡每堂課不論上課風格,共通點是學期初發的syllabus會明確公告計分方式。出席佔幾趴、作業幾趴、小考期中考期末考幾趴...是訂定整學期得分策略的基礎。有的課會waive掉最低分的小考成績;有的會做grading curve全體加分;通常每堂課或多或少有extra credit。學期初就要先評估各科預設目標、要達成目標最多只能在一個項目掉幾分,等等。也要利用第一次小考來確認老師出題的方向。有時運氣好,在期末之前就確定離目標成績不遠,就可以把多數精力放在其他較無把握的科目。

考試也會有不同的條件。有的老師會給線上考試;有的可以open book、或open note;有的讓你帶電子辭典(外國學生的福利)、有的只准紙本字典。事先知道出題類型(選擇?填充?是非?簡答或詳答?計算?)和考試限時也有助於擬定策略。

如果有研究報告,學期開始就要慢慢找資料+和老師討論了,等到期限前一個月再開始有時候都會搞得那段時間手忙腳亂。當個procrastinator是要付出代價的啊。

以上是針對GPA的取分策略...畢竟一直被老婆灌輸GPA的重要性。除此之外,要做好課前準備也有一些方法。像我看整本厚厚的英文教科書就會頭暈,所以事前就要尋求額外幫助。對我最有用的是線上課程,像許多大學為了推廣教學推出的free online courses。一些通識項目很容易找到,我這學期就用Yale和UCBerkeley的心理學入門課程幫我抓住每堂課的重點。或是有的課堂本身會指定、建議、或提供companion website,其中可能有影片、互動式flash slide之類的輔助教材。良心建議,如果行有餘力(預算不會太拮据),不要吝於花額外的錢取得。

本學期我靠著wileyplus(會計學)、Tomlinson(經濟學)、pearsonhighered(C++)和free online courses,幾乎課前都能先讀懂或至少半懂這堂的內容。已經先有底了在課堂上便不會手足無措,老師講課是加深你已知的知識與釐清你不確定的部分。而且如果上課時就能針對不懂的地方發問(有的同學問的問題像是他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學什麼,這種就太超過了...)或是在老師提問時能正確回答,都能加深老師的印象。或許對最終成績有一點點影響也說不定。很多老師說,一小時的正課至少要花兩小時準備,我自認這學期有達到至少這個程度的努力,最後能享受到甜美的果實也不是太意外的。

最後,是要從中得到樂趣。有系統的學習新知和能在考試和生活中派上用場的成就感,是維持動力的最大能量。無論是看新聞時跟新知連結,或是跟親朋好友大放厥詞也好,能用得上就會想學更多。

在學習的空檔也可以(或需要)做中長期的規劃。提早為下學期選課做準備:趁早佔到好位子是很愉快滴。如果有轉學的打算也要先研究新學校可以接納的學分(自我提醒)。講到這裡我已經快語無倫次了,先打住。

p.s.本來想拍張附近廢棄鐵道的圖一起放上來,但拖到現在暴風雪應該早就把鐵軌淹沒了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