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4月16日 星期四

張栩拿下十段,成為日本圍棋七大冠的五冠王!

日本時間4/16在愛知縣蒲郡市「銀波莊」舉行的第47屆十段戰第4局,旅日棋士張栩執黑157手中盤擊敗衛冕的高尾紳路,在5戰3勝的挑戰賽中取得3勝,挑戰成功。根據報導,這是日本職業賽首度的「五冠王」,也就是同時擁有五座冠軍的王者。


不過這裡有些資訊需要補充。可能有些人還有印象,其實張栩在前些年就曾經「五冠王」過了,怎麼這次是「首度」五冠王?之前的五冠是張栩2005年在各項「日本職業圍棋賽」保有(獲得、挑戰或衛冕成功)的五冠(名人、本因坊、王座、NHK、NEC),而這次是指他在目前「七大賽」保有的五冠(名人、十段、天元、王座、碁聖)。七大賽在日本職業圍棋的地位不言而喻,不只資格老,獎金更是世界圍棋一流。事實上,張栩在2005年還獲得「LG杯世界棋王戰」(周俊勳也是在LG杯拿下生涯第一座世界冠軍盃)和「亞洲杯電視快棋賽」兩項國際賽冠軍,所以當時也有人稱「七冠王」。(可參見wiki

再來,日本棋院在報導中也有特別註明,這個五冠是「1977年以來的七大冠紀錄」。為什麼是1977年?先來看看木石庵的日本歷屆七大冠列表(這是個好站,可惜沒繼續更新了),裡面列了1941年有「本因坊」戰開始,到2004年止的七大賽得主一覽。將目光移到1964年那一列,有沒有看到同一個底色的坂田先生好像幾乎佔滿當年的冠軍?當年坂田榮男(aka: 第二十三世本因坊榮壽)在日本8個職業棋賽獲得7項冠軍,除了NHK杯之外也有6項,怎麼不是他的「六冠王」最厲害?好吧,這一點我其實有點自己紮稻草人 :-P(先認錯就別再追打了)。1964年的8項棋戰名稱分別是:本因坊戰、十段戰、王座戰、專業十傑戰、日本棋院第一位決定戰、名人戰(不是現在朝日新聞社主辦的名人戰,而是讀賣新聞社辦的舊名人戰)和日本棋院選手權戰。而在經歷各項棋賽停辦、新創立或轉手的更迭,現在日本職業棋賽七大賽的形貌終於在1976年讀賣新聞社創立「棋聖戰」之後底定。1977年棋聖戰由藤澤秀行拿下,開始了藤澤的棋聖六連霸,往後則是小林光一、趙治勳和加藤正夫等人的傳奇。然而七大賽到30多年後的今天,才首度由張栩同時手握其中五冠,可說是張栩圍棋生涯的另一個顛峰。

1977年後的4次七大賽四冠王紀錄(資料來源yigo.org):
1979年,加藤正夫(歿)擁有本因坊、十段、天元、王座
1983年,趙治勳擁有棋聖、名人、本因坊*、十段
1986年,小林光一擁有棋聖、名人、十段、天元
1987年,加藤正夫(歿)擁有名人、天元、王座、碁聖
*棋聖、名人、本因坊合稱「三大冠」,是在「七大冠」中等級最高的三大賽冠軍。何謂等級最高?除了名稱最響亮外,他們都是二日制的7戰4勝挑戰賽:也就是一盤棋最多比到兩天、每人思考時間8小時。在近十年來越來越趨向以思考時間3小時以下、甚至快棋賽當道的世界棋壇中,日本三大冠的主辦單位每年持續提供大筆獎金給自家棋賽,並一貫的堅持傳統特色,使得三大冠的地位始終高於其他棋賽——甚至是國際比賽。

所以張栩雖然同時五冠在手,但是對一部分棋迷而言,趙治勳(aka: 七番棋之魔)囊括三大冠的紀錄,在他們心目中的地位更加崇高。這就是自由心證的部分了。

沒有留言: